国庆期间,芒砀监狱遗址首次全面开放!
2025-09-21 小编 浏览 次你是否想过,穿越回秦朝时期
亲眼见证一座真正的监狱?
在河南永城的夫子山中,
就藏着全国唯一
在监狱原址上复原的大秦监狱遗址
——芒砀监狱
一座监狱,半部秦汉史
芒砀监狱占地面积约140亩,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变迁。
这里曾见证了秦汉时期司法体系的发展与完善,高峰期关押囚犯2000余人,狱吏百余人,是方圆数百里闻名的芒砀山大牢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里与汉高祖刘邦有着不解之缘。当年刘邦曾在芒砀山释放囚徒,反秦兴汉;萧何也曾在此制定《九章律》,奠定了中国古代律法的基础。
沉浸式体验大秦狱制文化
狱神庙
供奉着"狱神"萧何的庙堂。萧何因建立了汉初法制,制定《九章律》,被誉为“定律之祖”。
囚犯入狱或判刑后都要祭祀狱神,既是对囚犯的心理慰藉,也是狱吏寻求心灵宽宥之所。
暗狱与水牢
关重犯、惩违规。兽牢、蚁蚀、水淹……种种刑罚令人不寒而栗。
水牢中,犯人站立脏水中,水位及颈,无法坐下、无法入睡——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,堪称古代最残酷的刑罚之一。
囚笼雕塑遗址
"轻罪重罚"与"连坐制度",让无数无辜者深陷囹圄,直观感受百姓苦难。
这囚笼,恰似吞噬人性与生命的黑洞,既见证着秦末的残酷暴虐,也默默诉说着无辜百姓在暴政下的悲惨遭遇。
囚笼雕塑以秦律暴政为背景,逼仄的空间,绝望的眼神,再现秦朝严刑峻法下的囚犯惨状。
司寇衙
“司寇”是中国古代主管刑狱的核心职官系统,其职能涵盖刑事诉讼、追捕盗贼、依法处置官员等司法事务。
司寇衙即司寇上班的地方,这里是审判、缉盗、刑狱的中枢,权力与正义在此交织。
圣人孔子早年间也曾任鲁国大司寇。
圜土与丛棘
古代监狱的原始形态:
圜土是夏朝时期的圆形深坑监狱,以夯土筑成环形围墙防止犯人逃脱。
丛棘是用荆棘编织成围墙形成的天然牢笼,是最原始简易的监狱形式。
十八层地狱暗道
十八层地狱暗道是芒砀监狱地下的一条暗道,百米长的暗道两侧绘有精美壁画,描绘犯罪者在地狱中的惨状,令人不寒而栗。
狰狞扭曲的面容仿佛在告诫:
善恶有报,莫行恶事。
国庆期间,十八层地狱暗道将首次对客开放。
刘邦与芒砀山的历史机缘
刘邦越狱遗址
刘邦任泗水亭亭长时,恰逢秦始皇驾崩。当时朝廷下令,命全国囚徒赶赴骊山修建皇陵,且事态紧急,不得延误,刘邦奉命带领一批囚徒前往骊山。
刘邦一行人行至芒砀山时,天降大雨,冲毁了前方道路,无法通行。 若选择绕道,必然无法按期抵达骊山。而秦朝律法严苛,规定押送囚徒误期者与囚徒一同处斩,这让众人陷入恐慌,不少囚徒趁机出逃。眼看囚徒所剩无几,且按期抵达已无可能,樊哙和萧何向刘邦进言: “大哥,如今横竖都是一死,不如带领大家跑吧!”
刘邦经过一番思想斗争,最终决定在此揭竿而起,由此拉开了推翻暴秦的序幕。
萧何造律台
刘邦初入咸阳时,曾颁布“杀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”的约法三章。但随着局势变化,三章之法已难以满足复杂的社会治理需求,于是刘邦命萧何系统整理法律条文。
要完成律法的编撰,需要一个能让人潜心投入的环境。萧何想到了当年在芒砀山点将之处, 此处上对紫气岩、下临砀水湖,环境清幽,恰好适合沉浸式地开展造律工作。因此,他向刘邦请命前往芒砀山,并在那里修建了造律台,专门负责汉朝律法的撰制。
萧何在此制定汉政府治理国家社会的基本大法《九章律》,奠定了中国古代律法的基础。
刘邦点将台
刘邦释放囚徒,并带着他们躲进芒砀山之后,开始预谋发动推翻秦朝暴政统治的起义。遭受秦朝暴政统治,民不聊生的反秦群众闻讯纷纷来到芒砀山中,刘邦带领的反秦队伍逐渐壮大!
为提升队伍战斗力,刘邦和众将士经常在芒砀山中练兵,点将台就是刘邦练兵之处。
点将台中间地势开阔,一边对着紫气岩,一边对着砀水湖,是刘邦当年在芒砀山点将、练兵之处。站在台上,可同时观察水陆两军的训练情况。
监狱是人类文明的产物
是国家的统治工具
是权衡人类相对自由和绝对自由的产物
它使少部分人失去了自由
又使大部分人得到更大的自由
国庆期间,芒砀监狱遗址首次全面开放!
走进历史现场
感受法治的萌芽
人性的挣扎
权力的更迭
——这不仅是一次参观
更是一场穿越两千年的对话
地址:河南永城夫子山
开放时间:国庆期间正式对外开放
✨推荐看点:狱神庙、十八层地狱、刘邦点将台、萧何造律台